“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在容兴高级中学举行
5月28日,2025年河北省科技活动周暨雄安新区第三届“智绘未来”科技活动周子活动——“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在容西片区容兴高级中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以《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故事》为题,带领学生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生命演化
5月28日,2025年河北省科技活动周暨雄安新区第三届“智绘未来”科技活动周子活动——“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在容西片区容兴高级中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以《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故事》为题,带领学生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生命演化
5月27日,由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 院士专家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德阳中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走进校园,与师生展开面对面交流。此次活动系德阳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旨在通过科学家与青少年的深度对话,培育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1907-1998)是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
2025年5月22日,由重庆市教委、市老科协联合主办的“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活动在我校礼堂举行。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符云清博士以《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为主题,为重庆藏中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前沿科技盛宴。
从“墨子号”到量子“京沪干线”,从“九章”到“祖冲之号”,他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技术极限,在国际前沿领域创造一项又一项中国奇迹,用量子密钥守护国家安全,为国铸盾。他就是中国量子科技梦之队的队长潘建伟。
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国儿童中心联合抖音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针对青少年儿童关心的趣味学科知识进行解答分享,持续加码由两院院士主讲的《给青少年的科学家课堂》系列短视频课程。相关内容现已聚合至“院士答青少年问”专题页,以方便家长和孩子
从表面现象观察,刘长玉教授的系列操作确实存在“追热点”的嫌疑。在网络舆论场中,院士作为具有极高权威性和公众关注度的群体,其观点往往能迅速引发大量讨论。刘长玉教授紧跟院士言论,以高频次的发文量和缺乏实质性内容的论述参与话题,在传播逻辑上,极易被视为试图借助院士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天发布的公报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在密码学及其相关数学问题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为安全的数据通信和存储提供了坚实保障。她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协议的哈希函数所存在的根本性漏洞,推动了新一代哈希函数标准的制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天发布的公报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在密码学及其相关数学问题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为安全的数据通信和存储提供了坚实保障。她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协议的哈希函数所存在的根本性漏洞,推动了新一代哈希函数标准的制定
关于传统工业软件的转型,目前大家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首先,当AI能够把握人类不能把握的数据间、符号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呢?它对世界高阶相关性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人类。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对传统工业软件进行审视。例如PLM、MES、ERP、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
通过团体研学VR沉浸体验+专家讲座的方式,在弘扬爱国情怀和首钢历史传承的文化的同时,让广大青少年通过XR等前沿科技体验深刻感受科学的魅力,并邀请科技馆专家和老师结合科学知识进行讲解,激发公众科学兴趣,传承科研报国情怀。
中国的院士制度作为国家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一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院士的选举机制、职能与作用,以及该制度对科研环境的影响,探讨当前背景下中国是
张运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心脏病专家、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衰等病症有着深入透彻的了解,他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多平面旋转式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并且建立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无创性定量诊断领域做出了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团队的万年峰教授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等中英德澳的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综合性期刊Science上以Letter形式发表了题为“Leaving synthetic pesticides behind”的学术论文,针对农药的应用进行研究。
5月24日,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备受瞩目的钟南山院士为市民带来了近期流感、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领域的最新进展,这一消息无疑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崔崑院士告别教学与科研工作,81岁的他开始自学电脑打字和制图,决定开始写书。“我不能去工厂、不能做课题了,还能做什么贡献呢?写书。这就是我后半生把我的经历、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出来贡献给大家,这比我搞几个新钢种出来价值还大。”
当中国科学院院士走进中学校园,能为初中学子带来怎样的精神指引?5月26日,南京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区联合南大附中初中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都有为走进校园,开展“让青春飞翔”院士大讲堂活动,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精彩的科学课,激发他们探索知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在华山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7岁。
顾玉东,1937年10月出生于山东章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
随着人类认知的拓展,大健康观、大安全观得到广泛传播,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得到重视。如何为农药开出绿色“药方”?